蒙古族的日常食俗在56个民族颜值排名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除了牛奶外,还有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如酸奶干、酪酥等。
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是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传统美味包括全羊宴、中切整羊宴、大剥皮整烤或阿拉善烤全羊,以及手把羊肉等700多种方式享用。此外,他们还会将挂糊油炸成炸片的大腰窝称作“大炸羊”。
除此之外,内蒙东部地区喜好煮时加佐料的手把烧烤,而有些地方则喜欢制作油炸驼峰片蘸白糖作为高级菜肴。在冬季,则更偏爱清炖和红烧牛肉,并且还有利用牛蹄筋、鹿筋和牛鞭制作各种营养丰富的小吃。
炒米同样被视作重要的一环,与红色(含有动物性脂肪)及白色(如乳制品)的主食并列。而西部地区则有一种独特习惯,即用炒米制作一种名叫“崩”的小块,用来代替饭。在其他地方,一般会将糜子与猪肥膘煮粥,或烙饼面条以及包子馅饼等。
茶也是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项饮品,不仅限于红茶,还经常喝到含有乳香调味的小麦酒汁,以增添风味。此外,他们还喜欢使用野生植物果实提取而来的特殊口感,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健康益处。而酒文化方面,有着对白酒及啤酒嗜好的同时,也会酿造出各式各样的自家产农家起司蒸发液产生头锅,然后再蒸二锅完成最终产品。这一切,无疑展现了蒙古族对生活细节上的特别重视,使其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