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名家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卷
在鲜于枢留下的墨迹中,所书《苏轼海棠诗卷》不仅是其存世之作中的代表,更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该作品为纸本,尺寸宽宏大量,纵34.5厘米、横584厘米,以大德五年(1301年)的笔触而成,现在归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系书录了苏轼咏海棠的七言长古,每一个字都是鲜于枢对这首诗深情款款的渲染。在卷末,不仅有元、明以来的诸多书家题跋,还有收藏印记,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释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无奈叹息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但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当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右玉局翁海棠诗长句渔阳困学民书。但愿世上有人赏心悦目,将这份珍贵传承下去,让后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启迪。而《苏轼海棠诗卷》的每个字,每一笔,都在诉说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美丽与智慧,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份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魅力所在。这不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段故事,一种情感,一种精神追求,是对文学艺术最深刻的一次致敬与赞颂。而对于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一个难忘又愉快的心境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能从繁忙和喧嚣中找到片刻宁静,从尘世间琐事中解脱出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的氛围下,再次品味那份纯净而强烈的情感力量,即使是在今天,也同样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或许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用言语去表达,就像《苏轼海棠诗卷》一样,它已经充分地展现了一切,而不需要更多的话语去证明它存在的事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