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公认最高作品王羲之草书巨作游目帖全图解析
王羲之草书巨作:《游目帖》全图解析,原名《蜀都帖》,摹本墨迹,纸本,11行102字。曾入日本广岛安达万藏所有,但毁于火灾。历经宋、明两朝民间传播,清乾隆年间入内府后赐予恭亲王,再次流转至日本。该帖在多次装裱中,其前后隔水缝隙收藏印痕模糊不清,有乾隆御玺和恭亲王的印记。
题签上有“晋会稽内史王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迹”,下方无名题跋称其为“晋泠金纸”,形容笔阵图相似。在贴尾有守和审定题跋:“钟绍京书印二字小印”及米元章所著《宝章待访录》的参考。
此信札是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其内容表达了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是东晋名将周访之子,以勇猛闻名。他与王羲之关系亲密,一直保持着问讯。此帖以其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的风格受到赞誉,被认为是率真自然中表现了极深湛的功力。
101个字各具形态变化多姿,每一笔走龙蛇,都显露出血肉莹润。这是一篇真正体现出东晋书法家的审美追求,将动与静、正与欹等因素融合于一笔之间,是非凡艺术品,为书法界公认最高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