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近代人物 > 夸张书法欣赏四要点之王羲之丧乱得示二谢帖

夸张书法欣赏四要点之王羲之丧乱得示二谢帖

王羲之书法艺术探究:《丧乱得示二谢帖》考察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丧乱得示二谢帖》是一件极具价值的双钩填墨摹本,最初在唐代内府保管。它是由遣唐使带至日本的,并且在奈良时期被皇室收藏。现存版本为三之丸尚藏馆所藏,该馆纸右端印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年)的“延历敕定”朱文印。此外,这幅原卷子已经改装成轴,上面包含了“丧乱帖”、“二谢帖”,以及“得示帖”这三通尺牍合装。在2006年3月,它展出于上海博物馆。

关于《得示帖》的摹本,我们可以看到它采用的是纸质材料,其纵向长度为28.7厘米,共四行,每行32个字,使用的是行草书风格。这份摹本也和《丧乱帖》、《二谢帖》共享同一张纸。释读其内容:“得示”,表达了对下人的赞赏,但同时又表现出了对于自己的不自满:“吾亦劣劣。”明天将要出发,他不愿意因为早起而触犯雾气,因此决定推迟行动。他以谦卑的心态表示:“迟散。”并以此结束。

接着我们来看《丧乱帖》的行草写作样式,这也是一个摹本,由白麻纸制成,纵向长度仍然保持在28.7厘米,每行8个字共计62个字。其中,“羲之顿首”的部分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悲痛:

"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这里描述了国泰民安之后的动荡不安,以及作为官员所承受的一切苦难与无力感。而最终他只能低头沉思,没有更多的话语,只能用他的书法来传达这些复杂的情绪。

最后是《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这也是一个摹本,并且同样由三之丸尚藏馆收藏。这篇文章表达了一种无法如期完成事情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待事情迅速、有效处理能力不足的自我批评:

"左边剧。”

通过这样的文字和笔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羲之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多方面特点,以及他如何通过书法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欣赏这些高超艺术品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精湛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情景、社会状况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标签:

猜你喜欢

近代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名将诸...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简短: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 谁是诸葛亮?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是一个分裂和战争不断的时代。中原大地被魏、蜀、吴三个国家所瓜分,这个时候诞生...
近代历史人物 大师国画山水写意
中国国画自古以来就以山水画为代表,而大师级的国画山水写意更是达到了境界超凡的地步。这些大师们以自己独特的笔墨技法和创新的观点,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
近代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著名人...
一览千古英雄:从刘备到孙中山的传奇岁月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豪杰,他们以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就了一番非凡的事业。今天...
近代历史人物 曹操与马良智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传奇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曹操与马良这对非亲兄弟般的奇缘。他们不仅同甘共苦,更是智慧和勇气的典范。在乱世之中,他们凭借出色的策...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