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道家学派人物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被誉为“八仙”之一。号称纯阳子,其出生和逝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均无确证。他与陈抟是同时代的人,与李琪等人物有交往,以内丹道修炼长生,兼摄禅宗,对钟吕金丹道形成有所贡献。北宋时期的施肩吾传承了他的道法。
据《国史》记载,吕洞宾原是一位儒生,因科场失利转而学习道术。在五代时期,他遇到了隐士钟离权,从其那里学到了内丹之术,并在终南山隐居于关中一带。年纪大了仍然保持如婴儿般的容貌,有着高超的剑术,与陈抟等人相互交流。
他以内丹修仙路线闻名,同时也融合了禅宗思想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他认为,“丹者先正其炉”,将自己比作炼药的炉火,将目、耳、口、鼻比作炉门,用以调和天地之物达到长生的目的。他主张顺应自然律法,一日当一年,如春夏昼夜一般运行四季。
吕洞宾提出消除六欲七情,通过心中的积气来聚集精神,最终达到不老不死。这一理论被后人广泛传颂,并且他的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饮海龟儿人不识”等深受人们喜爱。
在后世,他被神化成了一位行侠仗义、使命召唤的人物,不断有人假托他的名字进行各种奇异事迹,这些故事构成了民间对他的崇拜。此外,他还被封为帝王所崇奉的一位真君,其教典《灵宝毕法》十二科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