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道家学说与自然中的道教传承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被誉为“八仙”之一。号称纯阳子,其出生和逝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均无确证。他与陈抟是同时代的人,与李琪等人物有交往,以内丹道修炼长生,兼摄禅宗,对钟吕金丹道形成有所贡献。北宋时期的施肩吾传承了他的道法。
据《国史》记载,吕洞宾原是一位儒生,因科场失利转而学习道教。在五代时期,他遇到了隐士钟离权,从其那里学到了内丹之术,并在终南山隐居于关中一带。年纪大了仍然保持如婴儿般的容貌,有着高超的剑术,与陈抟等人相互交流。
他以内丹修仙路线,同时融合了禅宗思想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他认为“真空不离因缘”,主张顺应天道,不损害身体中的元阳真气,以此达到长生的境界。他还提出了一日当一年、昼夜终始的修炼方法,并强调消除六欲七情,这是修行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吕洞宾留下许多奇谲诡异的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这些作品至今依旧脍炙人口。后来,有人假托他的名字编写各种故事,使得神化的事迹层出不穷。在宋朝之后,他被封为妙通真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是历代帝王所崇奉的一位神仙。
除了诗词外,他还撰写了《九真玉书》、《肘后三成篇》等著作,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金丹和修行方法的内容,但这些作品并非所有版本都是可信的,有些则显然是后人的伪造。此外,还有一些注释本和单行本出现,但其中很多内容也存在争议,最终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文献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