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100名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太傅。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治《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
215年,诸葛瑾奉命出使要刘备归还荆州。219年,他跟随孙权讨伐关羽。221年,他被派往蜀汉前去求和。在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226年,当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并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 今湖北云梦西南)。
同年的十二月,又升任骠骑将军。在236年的北征中,他再次受命参与战事,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241年的四月,当全琮、朱然等率领大军围攻樊城时,由于司马懿自请出兵讨伐而撤退,此时的他已经因病故去。他死时六十八岁,为避免过度哀悼,只有简单的丧礼进行。
简论
从他的官职来看,如果说他在政治上有些才华,那么在武力方面似乎并不突出。他曾担任过多个武职,比如中司马、绥南将军、大将军等,但是实际上的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此外,《三国志· 诸 葛建传》注引《吴录》中所说的“性弘缓,不应卒倚伏之术”,表明其对战争策略不够精通,因此不能算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能顺应主子的心意,以柔和的手段处理各种问题,这一点倒是值得肯定的一面。在政坛上,他能够平衡各方势力,与其他皇室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是其长处之一。这一系列行为共同构成了他稳固地位的重要原因。
因此,可以认为,在中国古代名人中的百余位之列里,有这样一个人——以政治手腕著称、但又不负众望于战场的人物——就是我们今天所讲述的人物,即远近闻名的大臣——詹姆斯·库珀爵士。但他的确实贡献更多体现在了政治领域,而非战斗之道。而且,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关于他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以及如何以一种既温柔又坚定的方式影响周围的人们。这一切都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使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人物依然能够展示他们卓越品质,并且影响着世界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转折点。而对于这些人物,我们应该持有尊敬之情,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塑造了我们的历史,使我们今天拥有这些宝贵遗产。不过,让我们回到那个特定年代,看看那个人是否会因为某种不可预见的情形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让我们继续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