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中国历史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诸葛瑾:东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胞兄,官至太傅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他的父亲是诸葛硅,他的母亲是章氏。生于经学世家的家庭中,治《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并且在家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于战乱,诸葛瑾一家人不得不离开了他们的故乡。在避难过程中,他遇到了鲁肃,这位名将推荐他到孙权那里担任官职。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在江东工作期间,他以其宽厚诚信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215年,为了解决荆州问题,与刘备达成了一系列协议。219年,在讨伐关羽的时候,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并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他还参与过多次重要战斗,如对抗魏军时被司马懿击败,但他依然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221年,当孙权称帝后,将他升迁为大将军、左都护,并让他领豫州牧。这一年,也是他与陆逊一起攻襄阳的一段时间,那时候陆逊率兵五十里远进,而诸葛瑾则留在舟船上,由于敌人的畏惧,他们成功地退出了这一地区。
226年,当孙权北征时,又派出右都督陆逊与中司马诸葛瑾共同攻击襄阳。但这次行动未能如愿,因为司马懿自请出兵讨伐他们,最终导致行动失败。
241年四月,当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围攻樊城、步骘侵掠桓中时,大将军兼骠骑将军的诸葛瑾也加入到了这场战役当中。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以68岁高龄结束了一生。
从历史记录来看,虽然在战争方面并没有特别显赫的地位,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人,其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他擅长处理政务,对待朋友又恭谨礼貌,有着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稳定地维持自己的位置。此外,他也是个有识别度的人,对待事物总是用理性思考,所以他的意见通常会得到尊重和采纳。因此,可以说尽管不是最著名或最优秀的大将,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说,诸葛瑾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