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戣中国100名人榜在自然之中寻觅
孔戣,三十八世祖,其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七五三年),卒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年),寿终七十三岁。孔戣自小聪明过人,以进士之身,登科取仕。在唐宪宗初至穆宗年间,他先后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丞及岭南节度使等高位。他敢言直谏,对时弊不畏强权。在宪宗元和元年的谏议大夫职位上,他上疏提出四项改革建议:一是裁减冗官;二是整顿吏治,使其依法行事;三是推广农田的垦耕工作;四是严格管理山泽资源的买卖,以免州县滥用权力。
当时期内,孔戣因其坚持正义与清廉的形象深受人们尊敬。他的这种精神在当时社会中极为罕见,因此被誉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的楷模。尽管他已年迈,但仍旧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政治智慧。这让他的同僚韩愈非常佩服,并力主挽留孔戣继续在朝廷中任职。但最终,由于老迈体弱,孔戣还是选择了退隐生活。
遗憾的是,在离世前不久,他曾多次请求辞去官职,被迫再次担任尚书左丞一职。此后,他便告别了政治舞台,追求更简单而纯真的生活方式。逝世后,被赠予兵部尚书之职,并且获得了“贞”这个美好的谥号,以表彰他的一生所做出的贡献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