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戣10篇中国名人小故事在自然的怀抱中绘声绘影
孔戣,三十八世祖,其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七五三年),卒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年),寿终七十三岁。孔戣自小聪明过人,以进士之身登科取仕,从唐宪宗初至穆宗年间,先后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丞等要职。在其官途中,孔戣以直言敢谏著称,对时弊不畏惧。在担任谏议大夫期间,他上疏提出四项建议:减少冗官机构;整顿吏治,使之遵循法律;推动农民普遍垦田耕种;以及改革州县对山泽资源的买卖制度。他提出的这些建议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的最后一份职位尚书左丞任期内,即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他因为老迈请求退休,但仍旧受到韩愈的力劝留下。此时的韩愈向穆宗上疏说:“与我同在南方的人数不多,我与戣相见几次,那个人品守节清苦,论辩正直。已经七十岁了,他的体力和耳目还未衰竭,他为国家忧心如焚,用心深沉。不知有像他这样的才干,在朝廷中的只有三四个人,您陛下切不可轻易让他们求去。”尽管如此,孔戣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最终得到了退休。
他的贡献被后人铭记,不仅因其严谨而正直,也因其忠诚而勤勉。死后,被赠予兵部尚书之职,并追封“贞”字以表彰其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