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名人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太傅。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治《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
215年,诸葛瑾奉命出使要刘备归还荆州。219年,他跟随孙权讨伐关羽。221年,他被派往蜀汉前去求和。在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6年,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
同一年四月,以骠骑将军之职参与了对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的侵掠战役。这次战役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并最终击败了吴军。
236年,在孙权北征期间,被任命为右都督陆逊的副手,与陆逊一起攻击襄阳。当时陆逊秘密地让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但途中遭敌人捕捉,这事件引起了诸葛瑾极度恐慌。他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将我们的虚实全部打听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赶快离去。”然而,这并未影响到他们成功地退出此地,因为他们有一个策略:令诸葛 瑾坐镇舟船,而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当敌人退回城中时,他们便引船而出,同时整顿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从而成功撤退。
241年的夏天,全琮、朱然、孙伦等人的行动,以及他自己的行动,都在反映着这段时间内Wu王室对外政策的一种尝试。但是,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司马懿自请前往讨伐他的时候,他病故,不久之后死于六十八岁那一年。
关于他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他所担任过的职位来看,即便是在文武全才方面也有不错表现,比如担任长史、地方太守等职务,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在一些关键战役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在很多情况下,他似乎更多的是依赖其他人的计划和执行,而不是自己独立提出或实施有效的策略。不过,无论如何,他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人物,是政治家、谋士,也是一名将领,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对于维护与蜀汉之间稳定的关系做出了贡献,对于促进内部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他的名字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