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致碑隶书艺术的丰硕结晶正如汉碑中所见精妙绝伦而在碑旁展示的作品更是届国展书法的瑰宝每一笔每一划都凝
《肥致碑》,又名《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于东汉建宁二年(196)五月竣工,呈现出其宏伟的身躯——高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承载着隶书艺术的精华。碑面上排列着十九行,每一行中含有二十九个字,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审美与文化学习的平台。此外,该碑在1991年被发掘于河南偃师南蔡庄村,并目前存放在偃师市商城博物馆供公众参观。
作为隶书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仅存至今的石刻作品,无疑是后人学习书法的宝贵资源。在这些珍贵遗迹中,《肥致碑》的书法风格显得尤为典型,它以质朴平和著称,同时展现出从容稳健的一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作品在晚近才被发现,其字形锋芒犹如新鲜涌出的泉水,从而与同一时期所创作的其他重要文物,如《华山碑》、《史晨碿》以及《熹平石经》等相比,《肥致碑》的独特之处更是凸显出来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完全没有雕琢或修饰痕迹,这使它成为了汉代隶书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