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草书中国传统艺术绘画作品中的王羲之
王羲之《雨后草书》: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幅25.7厘米×14.9厘米的五行草书尺牍,末款署名“羲之”,铭有两处墨印“世南”、“贞观”,并附有“志东奇玩”、“四代相印”及绍兴小玺和清朝内府请藏的印章。然而,这份作品在古籍中未曾被记录,也缺乏元以前的题跋或记载。清初文人吴其贞在其著作《书画记》中指出,该帖具有沉重而古雅的笔触,但纸质呈现为墨水染色,显得不自然,因此被认为是伪造品。而安歧在《墨缘汇观》中则认为这可能是唐代模仿的手法。
仔细分析可见,尽管水平线并不高,但笔下的转折和顿挫都显得非常自然,这更像临摹,而非简单复制。此外,纸张本身是一种深褐色的竹纸,这种类型直到北宋中期才开始制造。至于铭刻上的两个唐代墨印“世南”、“贞观”,它们都是用墨笔手工绘制出来的;而苏辙所署的小字“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经过比较,被鉴定为假冒;唯独绍兴年号的小玺是真实存在的。
综合以上考证,我们可以推断该帖子的制作时间大约落在北宋末期,是通过临摹技巧伪造出的名家作品。这件艺术品以其独特的手感和历史价值,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