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之韵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在中国美术馆,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场盛大的展览正在悄然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对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纪念,也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一次深刻探索。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正好迎来了中法建交60周年以及刘开渠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幸见证这份珍贵的传承。
这次“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由文化和旅游部、民盟中央共同主办,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和中国美术馆则作为承办单位。刘开渠艺术研究院也同样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对于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
展览是一部分“典藏活化”系列活动,它将展示中国美术馆珍贵收藏中的刘开渠先生的雕塑与书画作品,同时也会放映20世纪上半叶法国留学归来的七位著名雕塑家的杰作。这些包括周轻鼎、滑田友、程曼叔、王临乙、曾竹韶、严德晖以及熊秉明与王合内等人,他们各自在雕塑领域都有着非凡成就,共计140余件作品将为观众所见。
刘开渠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雕塑家,他还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在1963年至1993年的三十多年间,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项目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其成为永恒的地标。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成果,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次展览,无疑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给予他最诚挚的敬仰与致敬。
所有这些宝贵之物,将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三层13—17号厅,期间一直持续到6月30日(周一闭馆除外)。届时,每当你走进那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你都会被那些古老而又现代感强烈的手工艺品所吸引。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静止不动的事物,却蕴含着生命力的脉搏,那种精神上的触动,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连接。而这一切,都将因为这场特别展览而更加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