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创始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二十七既是道家修行的指南又是寻找真理的灯塔
道家创始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二十七,记述了多位道家的高士及其修行故事。其中包括吳猛、陳勳、周廣、曾亨、時荷、甘戰、施岑、彭抗盱烈和鍾離嘉等人,他们都以其对道家的忠诚和修为而著称。
吳猛,字世雲,以至孝闻名,他的修炼成果在江南广泛传颂。他得到了神方,并与許真君共同传授法术。吴猛不仅能用白羽扇画水渡江,还有过多次奇迹般地帮助他人。
陳勳,字孝舉,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道士。他师从许真君,在青城山学习三天师之教,并且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法术实践。
周廣,字惠常,是一位大将军的后裔,他对天文音律有着深厚的兴趣,也精通无为清静之教。在云台山遇到汉天师并学习驱邪法术后,他回到家乡继续教授门徒。
曾亨,字興國,以其明敏和博学著称。他修习三天师之教,对来世事物有着预知能力,被誉为“霄外人”。他的遗迹位于豫章县丰城,有名为紫蓋府的地方是他旧居,现在是南昌县厅所在地之一。
时荷,字道陽,是一位在四明山隐居的人,他掌握了胎息众妙之术,可以点化金玉救济贫苦百姓。时荷被许真君器重,让他返回山中继续教授门徒。
甘戰,字伯武,以孝行闻名于乡里。在乱离中隐居草泽期间,他向许真君请教驱役之术,最终得到金丹秘诀。甘战回归故乡布德行惠,其遗迹位于豫章县渚都观附近,有飞簧观奉祀他。
施岑,字太玉,一介勇士,不仅善弓劔,而且参与了許真君除海昏大蛇的战斗。他与甘伯武常执劔侍左右,与许真君同升天界,其遗迹位于紫玉府附近,有太玉眺台和东海沭阳县奉仙观作为其旧隱处所纪念。
彭抗,字武陽,以举孝廉出仕晋朝,为尚书左丞。一生致力于修炼仙业,最终得到了许真的赐予并返回朝廷,其遗迹位于宗笔观附近,被封潜惠真人。
盱烈,一介孤儿,因母親為許真君姊而受到尊敬。她继承了母亲留下的房产,即合仪府,现在仍然可以见证她的故事。此外,她与弟弟鍾離嘉一起被授予普念真人的封号,他们都是经历了一系列奇异事件之后升入天堂的人们中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