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龙屋农村自建民宿设计的社会奇迹
这座客家围龙屋,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和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该屋原名“荣秩第”,后因其主人王如柳中武进士而改名为“进士第”。在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被誉为“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
王如柳,字如柳,一号楚堂,是清朝嘉庆六年的武进士。他不仅身怀重兵,还曾当过宫殿传胪,与皇帝亲近深得嘉庆帝的信赖和赏识。他的父亲曾被封为武德骑尉,并敕授儒林郎,其祖父母也获得了封典。
进士第是一座宏伟的大型围龙屋,全屋面积接近2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50米、进深108.9米,有300间房、28个天井、3个主厅等。整座建筑以规模宏大、结构工整闻名于兴宁境内,是一处罕见的棋盘形围龙屋。
选址方面,该楼坐南向北,“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周环境优美。大门前有良田千亩,可谓得天独厚。此外,全楼通体用灰沙、石料夯筑,墙厚达42厘米,以土木石结构,为保障安全性设计有三层,其中底层住人,上下两层存放物品,可遇洪水时迁至二层居住。
此外,每逢除夕,由本宅文人书写红纸对联,然后张贴于指定位置,这些对联自拟已有200余年之久,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这座房屋的人文脉络,也反映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情操。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化与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氛围,这让人不禁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