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著名的名人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光芒
张载,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出生于真宗天禧四年,他的名字“子厚”源自“厚德载物”,显示了他内心的品格和志向。在涪州与弟弟一起失去父亲后,他们与母亲一同护送父柩归葬,最终在凤翔郿县安葬,并定居横渠,故得名横渠先生。
张载少年时对兵法颇有研究,在西夏入侵之际,他向范仲淹上书,请求用兵并自告奋勇准备攻取洮西,但范仲淹以儒家的名教劝阻他,不应涉足军事。张载随后转而探索佛道学说,但最终返回六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儒学体系。
嘉佑初年,他在开封讲学,与程颢、程颐共同讨论,对待求知持有一种求道的心态。在汴京应试中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并历任多个职位,其中在云岩县令期间推行德政、尊老爱幼,被乡民敬仰。他还提倡边防军合训练作战,对边疆政策提出建议。
神宗熙宁二年推荐其到二府任职,但由于对新法不满,便辞官回家。此后,他回到横渠继续讲学读书,并撰写大量著作,如《砭愚》、《订顽》等,以此总结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的政治主张包括推行井田制,即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土地给予无地或少地农民,以验证其可行性。
熙宁十年召回京城任同知太常职务,但因病辞职西归,最终在临潼逝世。南宋赐谥“明公”,并被追封为郿伯,从祀孔庙,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哲人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