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辅中国名人录查询系统
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以字行。乃孔勗之子,自称为孔子四十五世孙。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寿五十有五。
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的岁月里,他以进士出身,被授予宁州军事推官的职位。当时,一条蛇出现在天庆观真武殿中,人们将其视作神迹,而州将与官属前往拜访。孔道辅不经意间拿起一块笏板,用力击碎了那条蛇的首颅,使其丧命,此举令周围的人都惊叹不已,从此他名声大噪。
不久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他被调任为大理寺丞,并负责管理仙源县,这个县位于今天的曲阜县,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地方,因为这里是祭祀先祖孔子的圣地。在他的努力下,他向朝廷提出修缮祖庙的请求,最终得到了批准。他曾被派往契丹进行使臣任务,在那里,他遭遇了一次尴尬的情况:对方宴请汉使者,将文宣王这个尊号戏谑地赋予他们,这让孔道辅感到愤怒并立即退席。最终,契丹方面承认错误,不再轻视汉使者的身份。
在乾兴元年的某个时刻,宋真宗召他担任太常博士,但当章献太后临朝听政时,他即刻上书劝说太后归还权力给皇帝。这段期间结束后,当明道二年的岁月来临时,仁宗又召唤他担任右谏议大夫和御史中丞。在那个时代,有一次仁宗想废除郭后的皇妃计划,但是遭到众多官员反对,其中包括孔道辅、孙祖德和范仲淹等人,他们坚决反对这一决定,同时也与支持废除郭后的宰相吕夷简发生了矛盾。此事件导致仁宗气愤,对孔道辅施加压力,将其贬职至徐州,然后又改为兖州。不久之后,又因为他的表现,再次召回成为御史中丞。在兖州期间,他寻找并发现孟子的墓碑,并在孟子庙西南建造了一座纪念性建筑。
最后,在宝元二年的冬季,即1039年,当开封府的一件冯士元案件牵涉参知政事程琳的时候,仁宗命令孔道辅审理这起案件。但就在这时候,一些宰相,如张士逊既厌恶程琳,也想排挤掉已经受到信赖的孔道輔。他知道皇帝打算惩罚程琳,却假装替程求情。而且由于误解以及自己的无辜态度,被认为与程结党营私,因此受到了猜疑,最终被贬职至郓州。当他前往郓州途中的严寒病发而去世。这位先儒因其贡献和正直,被明初时期尊祀于邹县孟庙,与先人一起享誉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