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国学名家 > 雨后草书王羲之的字画基础

雨后草书王羲之的字画基础

王羲之《雨后草书》:故宫藏品的字画谜题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幅名为《雨后帖》的作品,这是一件令人惊叹的文物,它不仅展现了王羲之的草书艺术,更是古人临写技艺的典范。该作品尺寸为25.7×14.9厘米,经过细致考证,其真伪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话题。

这幅帖子是一篇五行简短的尺牍信件,其中末尾有“羲之”的署名,并附有“世南”、“贞观”等唐代墨印,以及“志东奇玩”、“四代相印”和“绍兴”的小玺印记。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份完美无瑕的地契或文献,但事实上,却隐藏着一段复杂而迷人的故事。

首先,该帖未曾被收录于古刻丛集中,也没有元以前的题识或记载,这使得它显得有些异常。清初吴其贞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提出了怀疑:“此书法沉重古雅,而纸色墨水所染,以为伪。”安歧则在他的著作《墨缘汇观》中认为这是用唐代模仿制作出来的一张纸面。而当时的人们通过细微分析发现,即便水平不高,但笔法中的转折、顿挫自然流畅,是临写出的产物,不像是简单的手工钩摹。

其次,该帖所用的纸张经专家鉴定是竹纸,这种材料是在北宋中期以后才开始制造的,因此它不能证明这就是真正属于那时期的事物。再加上那些铃藏上的印章,“世南”、“贞观”的两个唐代墨印都是用墨笔勾勒出形状;而苏辙时代出现的小玺上的“志东奇玩”和“四代相印”,经过仔细比较,被认定为伪造。而只有南宋留下来的那枚小玺上的“绍兴”,被确定为真迹。

综合这些考证结果,可以推断出,《雨后帖》的创作时间大概处于北宋末期,它并非直接来自王羲之的手笔,而是通过临写技术手工制作成的一份假冒名人的书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材料、技巧还是文化背景,都体现出了那个时代对传统艺术追求与创新精神的一种结合。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如何通过审视每一个细节来揭开真相。

标签:

猜你喜欢

国学名家 中国杰出人物龙...
一、龙应台,守护历史的口述者 在中国这片悠久的土地上,有着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龙应台,是其中的一位,她以其卓越的学...
国学名家 中国古代英雄传...
探索中国古代英雄传说 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英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人的历史故事充满了无数传奇和神话,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那些英勇善战、...
国学名家 中国古代智慧的...
中国千年出了三个伟人:智慧的光辉与历史的印记 一、中国古代智慧的光辉:三大巨星的闪耀足迹 在漫长而复杂的人类历史中,中国也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以卓越的...
国学名家 中国古代文明黄...
从哪里开始? 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居民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