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国学名家 > 许地山近代史人物与其珍贵物品的故事

许地山近代史人物与其珍贵物品的故事

我,许地山,从1893年2月那一天开始了我的人生旅程。父亲许南英,是位深受爱国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当时清政府不允许官员留在内地,所以我们搬到了福建龙溪。

三岁时,我随父母迁居到漳州定居。在四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在私塾里读书。我很聪明好学,成绩非常优秀,因此人们称我为“神童”。辛亥革命前夕,我的哥哥加入了革命队伍,我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剪去了象征旧时代的辫子,与腐朽的清朝决裂。

不久后,我们家境变得困难,我开始自谋生路。在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职。1913年,我去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担任教职,这段海外生活对我的影响极大,有许多作品都是取材于此时期。

1915年,我回到漳州华英中学担任教职。1917年,再次回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并担任附小校长。那一年我还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并于1920年毕业后留校。1922年,又获得了燕大宗教学院的学位。“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一起编辑《新社会》旬刊,一起讨论时政寻求改造社会和振兴中华。

1921年,与沈雁冰、叶绍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其创办刊物《小说月报》影响甚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又进入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回国途中,还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

1921至1922间,我发表了一系列以宗教信仰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小说:《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这些小说虽然与时代背景有些格格不入,但它们独特的取材和想象力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返回中国后,我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同时出版多部宗教类书籍,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等,并开始编纂《道教辞典》的工作。但是1935年的解聘事件让我离开了燕京大学之后,便辗转香港,在香港大学任职期间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并参与文化活动直至1941年的去世前夕一直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最终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去世,只有49岁。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无论是在文学还是文化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标签:

猜你喜欢

国学名家 奥匈帝国末日萨...
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深刻地印记在世界的心灵之上。萨拉热窝暗杀案,无疑是这样的一个事件,它标志着奥匈帝国的衰落,并对第一次世界大...
国学名家 女娲造人和火星...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上苍创造世界、塑形万物的神祇,被尊为“天地母仪”。她的名字,在中国民间流传至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代表着母亲般的温暖与关...
国学名家 太平天国运动1...
中国的历史简介20字:从黄帝开辟中华,至今文明传承千年。 一、背景与起源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个重大农民起义,它以“太平”为名,旨在建立一...
国学名家 夏日营地的秘密主人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深处,有一个被人遗忘的小溪,流淌着清澈透明的水。阳光穿透了树梢,洒在小溪旁的一块平坦土地上,那里早已支起了帐篷。这个地方不见得会吸引大批游...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