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璩中国历史名人榜上的明珠
常璩:蜀郡江原小亭乡的知识宝库
在中国历史名人榜上,常璩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才华。他的名字,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响彻了四方。
常璩出生于291年,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大族。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学识和聪明,他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对古代典籍有着深厚的造诣。在成武帝李雄建立四川政权后,成天注意网罗旧家大族人才,并任命常璩为散骑常侍,这是一种咨询性的职务,需要随时陪伴在皇帝身边回答各种问题。
347年,当桓温伐蜀并将成汉灭亡后,他被桓温器重,被授予参军之职。然而,在进入东晋都城建康后,由于对中原故族有所偏袒,而轻视蜀人的文化和人才,常璩感到愤慨。这份不平衡促使他怀抱着旧作,将其改写成为《华阳国志》。这部史书旨在赞誉巴蜀悠远而辉煌的人才与文化,以此来反抗建康士流对蜀人的轻藐。
《华阳国志》不仅记载了从古至今西南及陕甘鄂部分地区的地理、历史、人物,还弘扬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的旗帜。这部史书体现了作者高远深邃的史识,同时也超越时代限制,为促进国家统一做出了实际贡献。在门第森严的大环境下,常璩倡扬“以民为本”,呼吁“选贤任能”。
《华阳国志》的内容和体例较为完备,被后来的史学家所借鉴,它融合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以及传统中的“民生民本”、“选贤任能”。正是因为这些,它发出了一股光芒,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人物形象,也让我们对于那个时代有更深刻的一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