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中国古代女学者名人故事中的智慧之光
生平简介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而她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她在宫中以师自居。清代女作家赵傅赞扬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她叫做“曹大家”。尽管个性迥异——曹世叔活泼外向,而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却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班昭的主要功绩在于继承父亲和兄长未竟的事业。她整理并完成了《汉书》这部重要史籍。《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以百篇、120卷的宏大规模记录了从高祖创业到王莽覆亡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补齐了司马迁《史记》的遗漏部分,使整个西汉历史得以完整呈现。
然而,在编撰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在其兄长死后,由于被告发私改国史而被捕入狱,但幸运的是,她弟弟班超上书明帝,最终获得释放,并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20余年的艰苦工作,当时正值《汉书》即将完成之际,她再次受到召唤,为大将军窦宪攻打匈奴出征。在窦宪因擅权被杀后,被牵连至狱中去世。
就在此时,有幸的是汉和帝了解到 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过人的巾帼奇才,他命令她与马续前往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继续修订《汉书》。在那里,她孜孜不倦地阅读大量文献,对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进行整理核校,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八表。这项工作历经40年,最终使得这部完整的《汉书》见诸天下。
除了编撰,《汉书》,还通过她的努力广泛传播。她教授多位儒家学者,如马融等人诵读。此外,她还深受皇帝器重,不仅多次进宫教导皇后及嫔妃,还参与政事,与邓太后共同治国。在文学方面,她也是一位杰出的作者,其作品包括赋、颂、铭、谏、书等文章16篇,但很多都已失传,只有少数几篇如《东征赋》、《女诫》流传下来。
作为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留下了一段光辉的足迹,为后世所称道。她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女性教育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典范人物。而赵傅更是在他的作品中这样评价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