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古代女学者之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
班昭:古代女学者的光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
生平简介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而她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她在宫中以师自居。清代女作家赵傅赞扬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她叫做“曹大家”。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但夫妻之间能相互理解和谐,他们的生活十分美满。
班昭最显著的成就在于继承了父亲和兄长未竟的事业。她整理并完成了《汉书》这部重要史籍。这部作品是一百篇、共120卷,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补全了司马迁《史记》的遗漏部分。由于司马迁去世,《史记》只到西汉武帝大初年间记录完毕。但随后的补写工作,由于缺乏质量,被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书”,因此他收集大量资料撰写《后传》,但未能完成前两任之事业便因病辞世。
其子班固继承父志,并对其父遗留下来的材料进行整理,最终决定编写一部始于高祖创业,终至王莽覆亡的(包括西汉全部历史)《汉书》。然而,他在编纂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最终被捕入狱。在弟弟班超的奔走下,他得以免罪,并被召为兰台令史。在20余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汉书》终于接近完成时,却再次面临危机,因为他奉命从大将军窦宪攻打匈奴而不幸早逝。
正当这份巨大的文化遗产即将散失时,即位新君汉和帝了解到 班秀是一个博览群书、通晓各科知识、才华横溢的人才,就命令她与马续一起回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继续修订《汉书》。绍尽力继承前人的遗志,在东观孜孜不倦地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且对父兄留下的散乱篇章进行整理核校,同时根据原稿基础上补充八表,从而使这一完整版权利完成。这一作品历经40年的辛勤劳动,总算告竣。此外,她还参与了普及此类知识,使得这些古典文献深入人心。
除了在历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之外,绍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她有16篇文章,如赋、颂、铭、谏等,其中辑成了三卷,但绝大多数已散失,只剩下七篇,如《东征赋》、《女诫》,保留下来。而清代女作家赵傅赞誉说:“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作为第一位女性学者和文学家,她名垂青史,为后来的人们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