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与天贶节的社会传统最早起源探究
腊八粥的故事,从何而来?这是一道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丰富粥品,包括大米、玉米、小麦、豆类、莲子、桂圆、薏仁和红枣等。每次准备时,都会挑选其中几种材料,合并制作。这一习俗与农历腊八节紧密相连,是一种传统的社交活动。(jrcn.org) 据说,在古印度北部,即今日尼泊尔南部的一个名为迦毗罗卫国的地方,有位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在年轻的时候,这位少年深感人生中的痛苦: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无意义。他对当时婆罗门教中权威极其不满,因此在29岁那年放弃了王族的奢华生活,出家修行,学习瑜伽,并进行6年的苦行,大约是公元前525年的一天。在佛陀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他突然悟到生命之谜,并创立了佛教。历史记载显示,这一天正好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出身释迦族,所以后来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不仅兴建了寺院,而且也流行起煮粥敬佛的活动;尤其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当地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每个寺院都要举办诵经仪式,并模仿牧女在佛成道前所献“乳糜”的传说方式,为此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背后的故事。(www.jrcn.org) 腊八节从何而来?它又有什么习俗呢?还有,它是什么时候举办?以及如何做腊蒜呢?
编辑:传统节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