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古代人物 > 陈元

陈元

生平简介 陈元,字长孙,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著有《左传异国》(已佚)。 东汉初年,光武帝即位后,恢复了中央官学,设立了《五经》博士,古文经学被排斥于官学之外,引起古文派和今文派的冲突。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论争再度掀起,重点放在是否设立《左传》博士的问题上。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正月,尚书令韩歆提出设立《左氏传》(《左氏春秋》只有古文经学,不象诸《经》皆有今、古两派)博士的建议。光武帝命群臣讨论。今文派学者反对,其代表人物范升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陈元上疏皇帝,反驳范升提出的四十五条。陈钦指出范文的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并说《左氏》学是“至宝”,不应受抑制,请求“分明白黑,建立《左氏》”。此疏的意见十分尖锐强烈,光武帝再令群臣讨论。陈元与范升互相辩难达十余次之多,最后陈元辩胜。《左氏》学获光武帝允立。当时由太常提出一个《左氏》学博士候选名单,陈元列在第一。可是光武帝偏不用陈元而指定李封,于是议论哗然。正在这时,李封死,立《左氏》学之事遂干脆作罢。这实际上是与光武帝本人偏爱今文经学而与具有反谶纬倾向的古文经学格格不入有关。 《左氏》不立,博士未当成,陈元的经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直至建武七年,他才被大司空李通辟用于司空府。据《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在司空府是担任南阁祭酒之职。陈元在司空府时,曾上疏皇帝,反对以司隶校尉督察三公的措施,提出:“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臣;失在自任,不在任人”。不宜“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这是针对光武帝不信用大臣、收相权而发的。限制相权正是光武建国后的一贯政策,这种悖光武帝做法的意见当然不被采用。建武十五年,著名今文学家欧阳歇为大司徒。欧阳龢又辟陈元入司徒府。陈元在司徒府时,又“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但仍未被光武帝采纳。同年十一月欧阳龢下狱死,陈元乃“以病去”。他辞归时已年老,不久卒于家。 陈元作为古文经学派代表,对《左氏春秋》的研究达到最高水平,与桓潭、杜林、郑兴齐名,在全国的学术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据《后汉书·儒林传》说,“东汉初年,陈元在京城洛阳,以授徒为业,传《春秋左氏学》”。 陈元的著作,有《左氏同异》一书,早亡;《隋书·经籍志》有司徒椽《陈元集》一卷,亦注明为亡书。今所存陈元的文字仅有《后汉书·陈元传》中的两篇疏议。这是历史上岭南人最早撰述的文字记载。 评 价 陈钦、陈元父子作为岭南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学者,不但为同时期学者所承认,而且载入史册。《广东通志》、《广西通志》把陈氏父子列在首位,称“陈元独能以经学振兴一时,诚岭海之儒宗也。”现代著名史学家罗香林高度评价陈氏父子:“如《春秋左氏传》,广东最先倡导的人就是广信的陈元及其父陈钦。《春秋左氏传》由来已久,但不经陈元的研究和鼓吹,未必能立于官学。自此之后,《左传》在学术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对中国学术思想,影响很大,这是陈元的贡献。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10大英雄 释道安
少年出家 释道安,俗姓卫,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出生于常山扶柳一户官宦人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通儒、生活富有、令人羡慕的家庭。但不幸的是,道安出生的...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简短300字 述圣事迹
三世祖,字子思,史称子思子。他师承曾子,下启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为儒家五圣之一。著有《中庸》一篇。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
古代名人有哪些人 辕固生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
四大女将 贾谊
人物生平 贾谊的一生相当短暂,总共只有三十三个春秋,但他的经历却非常丰富。他的家乡在河南洛阳,从小就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有过系统的学习,而且颇有心得。 公...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