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历史名人简短小故事中的孤傲之士
阮籍:竹林七贤中的孤傲之士
阮籍的先世在史书中仅有其父阮璃的记载,其余并无显赫人物。司马昭曾求婚于阮籍,显示了他出身士族的身份。在《世说新语》中,“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表明了 阮氏是豪门大族,但他的家境与弟弟相比较为贫困。
早年失去父亲后,三岁的阮籍只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性格上孤傲的一面,大部分与此时经历有关。他文思早熟,在八岁时就能属文,并喜欢弹琴长啸、学术不倦、兼习武技。他的性格既有孤傲放达,也崇尚儒家的济世信念。
到三十一岁时,他见证了魏明帝曹叡去世及齐王即位改元称正始元年,这段时间里曹氏与司马氏从合作走向对立。这一期间,曹爽骄奢淫逸专擅朝政,使得阮籍对魏室政局感到失望,不愿过多参与政治。
太尉蒋济征辟他做官,但他婉言谢绝,并亲自送到洛阳城外,请吏卒转呈。蒋济误以为他已应命,便派人迎接,但结果找不到他。这次出仕虽然短暂,但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政治仍然持积极态度,只是在静观时变等待机会,而好的时机最终没有出现。
随着司马氏与曹氏矛盾激化的事态发展,当事势难以预料时,士人们普遍视政坛为畏途。尽管如此,阈拒绝征辟一年后,对于曹爽被捕并遭诛灭的事实,有些人佩服他的远见。
在这一期间,由于天下多故而名士少有全者,加上自己对于社会积极干预的态度逐渐放弃,《晋书》记载:“本有济世志”,但由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所以“由是不与世事”。这便是为什么正始十年之后,他加入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和弟弟咸一起成为竹林七贤之一,以清谈隐逸生活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