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开天眼口诀一天老子庄子的悲哀更深沉

开天眼口诀一天老子庄子的悲哀更深沉

庄子名叫庄周,是宋国蒙地人(今河南商丘人),生活于战国中期,约当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他曾经作过地方上的小吏,但一生穷困潦倒,常常没有米下锅。他一次借粮于监河侯时的情景,体现了他幽默和智慧的性格。当监河侯答应借给他大量粮食时,庄子提出了一个荒唐的请求:请龙王为他挖一条河,以便在车辙沟里那条鱼能够得到水。在这个故事中,那只鱼预见自己将成为干燥无水的地方的一份遗产,这反映出庄子的悲观态度。

《庄子》是由庄周及其同代人的著作汇编而成,我们所知的关于他的事迹和思想主要来自这部作品。这本书中的许多论断虽然看似荒谬、不近情理,却又深邃而富有哲理,让读者感觉言辞虽尽但余味无穷。尽管与老子的时代相隔二百年左右,但到了庄子的时代,天下的混乱程度更是加剧。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有些统治者甚至视人民如草芥,而一些争斗则导致数万人口大规模丧命。

学者的争鸣也更加激烈,如同风起云涌般响彻四方,又像鸟儿欲破壳而出的鸣叫,不仅没有意义,也毫无助益。面对这些纷争,庄子提出了一系列比喻,比如人们为了防止小偷锁箱捆紧,却可能被大盗连箱带物一起搬走;即使齐国君主遵循圣人的法令治理国家,最终还是遭到了暗杀,这说明圣人的智慧不过是一种礼物。而那些提倡仁义的人,其实是在掠夺更多东西,他们吹捧自己的行为符合仁义,只要掌握权力就能获得赞扬。

根据庄子的观点,圣人们通过传播仁义礼制实际上引发了社会矛盾,使得人类从原始状态向文明社会转变,从而产生了好坏、君子小人之分。这种竞争与发展最终导致了思考者们不能自由表达意见,只有封住他们嘴巴才能保留个人智慧。只有这样,可以让人民回归自然淳朴,无需再进行争斗与战争。

总结来说,与老子的向往小国寡民不同的是,庄子更愿意回到一种和谐共存的人类与动物混合社会状态。他批判文明成果中的机械化思维,即使用心机去欺骗别人,就像用桔槔取水一样轻巧省力,却忽略掉其中潜藏的心机游戏和斗争精神。

标签:

猜你喜欢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