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鼻祖是谁吕洞宾八仙之一在自然中寻觅真谛
吕岩,五代宋初的著名道士,被世人传为“八仙”之一。号称纯阳子,有一说其名为洞宾或字洞宾,但关于他的出生地和卒年,都未有确切记载。在较早的宋代文献中,他被称作关中逸人或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的人,而元代以后则普遍认为他是东平(治所在今山东东平)的居民。他大约生活于唐末至宋初,与陈抟同期。但后来有人将他的活动时间推到唐开元时期,这可能与沈既济《枕中记》中的吕翁有关。此外,关于他的生活轨迹和修炼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传说。
比较可信的记载来自《国史》,其中提到吕洞宾原本是一位儒生,因科举考试不利而转向学习道教。在五代时期,他遇到了隐士钟离权,后者授予他内丹道的要义,并且在终南山隐居。据说他活了百余岁,但外表仍像婴儿一样。除此之外,还流传着他擅长剑术,与陈抟、李琪等传奇人物交往,以及对内丹思想贡献巨大的故事。
作为内丹修炼者的代表人物,吕洞宾主张通过正己心、摄取禅宗来达到修仙目的。他自称幼习儒业、长好禅宗,并且指出修天爵而弃人爵,只以真空为归。他认为“丹者先正其炉”,即使身如丹炉,将神气当作药物处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吕洞宾还提出顺应自然法则,可以坐享长生。他主张一日当一年,以昼夜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需调整自己的状态。而对于性命之根源,他认为一切皆来源于一气。这一点可以从夫妻关系、三男三女之间的关系以及水火相生的规律上理解。
除了这些理论上的贡献之外,吕洞宾还是一个诗词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奇谲诡异的情调,如“一粒粟中藏世界”、“饮海龟儿人不识”等,这些诗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北宋之后,一些假托他的名字的人行各种超凡的事情,因此民间关于他的神话故事也逐渐增多。
最后,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深远的地位,不仅帝王们崇奉他,而且还有许多文学作品被编入了历史,其中包括《集仙传》、《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等,这些都是对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种追忆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