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真仙通物录第三十七卷
酆去奢,隱居於嵩陽縣安和觀,精修道術。卯山之下,有傳說指出張天師、葉靜能曾在此地修行。酆去奢因而於山中結庵,以續前賢之業。後來,觀中其他道士也遷至山下居住,人們為他們建造了房屋和建築,並設置了老君、張天師的像以及葉靜能的真影。他們每日朝夕焚燒香水,並朝拜。
在卯山的一塊石頭上,有傳言指出藏有張天師的斬邪劔二口,以及丹藥。一位神人告訴酆去奢,只要他勤修不懈,便可以獲得這些珍貴物品。三年的時間過去了,一位神人以劔與丹送給了酆去奢,這些物品都是真的,就如同神話中的故事一般。
隨著時間的推移,酆去奢的人氣更是增加,他被麗水縣人華造所識,但由於荒亂年代,他遭到了包圍,被捕並囚禁。但即使在監獄中,他依然保持著他的精神狀態,即使不吃飯,也能保持年輕貌美。
後來,一位名叫藍采和的人走進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位行乞者,用一根大拍板伴隨著歌聲遊走於城巿間,其歌曲充滿了詩意和智慧,每個人都聽得入迷。在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年輕漂亮,就如同童話般美好的幻想。而他自己的外表,也總是保持得如此青春無暇。
最後,在一個酒樓上的夜晚,一個雲鶴笙簫聲響起,那個時候,藍采和就消失在云端上了,而留下的只是一雙鞋子、一件衣服、一條腰帶、一根拍板,這一切都像是魔法般地消失了一樣。
另有一個名叫張果的人,他隱居於恒州條山,以其長生祕籙聞名世間。在唐太宗、高宗時代,他被召見但始終未現身。他對飲用堇酒毫無反應,因此被視為奇士。在一次狩獵咸陽時,他竟然遇到了一頭古老的大鹿,這頭鹿據說已經超過千歲,是仙鹿之一。當唐明皇詔命驗證它是否真的有百歲以上的歷史時,它竟然出現了一枚銅牌,上面刻著漢武帝放生的記錄。
許宣平則是一位隱居城陽山南塢多年的道士,不知服食,但見不食顔色若四十餘歲之人。他常常負薪賣酒,不僅體格健壯,而且行事迅速奔馳,如同飛禽一般。不知何日會有人再次尋找這個隱逸生活中的仙人,而只有庵壁上的詩句才能看見他那深邃的智慧與遠大的志向:
「隱居三十載,
築室南山巔,
靜夜翫明月,
閑朝飲碧泉。」
直到李白自翰林出東遊路經洛陽桐華間傳舍處題詩才發現這實際上是許宣平留下的足跡。但最終許宣平仍舊化作空氣,只留下一串謎團等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