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乡野里隐藏着许多极具韵味的客家古村落这些传统民居如同时间的见证者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历史
《宝安县志》记载,1979年深圳建市的时候,客家人占了原住民的六成左右。客家人进入深圳,最早在宋元时期,而大规模进入深圳则是在明末清初。
他们分布在盐田、龙岗、龙华、坪山、大鹏,罗湖、宝安、南山等地,并且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一大堆客家民居建筑,根据粗略统计,在深圳保存下来的还有300多座。大鹏所城糅合了客家广府两种建筑风格,是明代战时要塞,现在外号叫“深圳鹏城”。
很多人知道大鹏所城,但不知道它全名是“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门西路鹤湖新居,这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也是深圳现存300多座客家围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一处甘坑客家小镇,是原来具有350多年历史的甘坰村改扩建而成的。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众多古建依山傍水,与几百年的老屋形成一种独特文化载体。
如果你想体验更多,我们可以推荐你去布吉街道甘坑社区的大万世居。这应该是深圳最出名的客家围屋,其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大门向南,有走马廊相通,每年还会有族人的祭祖活动。
最后,还有观澜版画村,它位于中国木刻运动先驱者陈烟桥故乡——深港观澜地区。这里的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排屋形式,每年的黄氏组聚会吸引了不少游览者。而高岭古村与其独特西洋风格也值得一看,那里融入了大量西方元素,但仍保持着传统气息。
无论哪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当地文化和历史上的变迁。如果你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兴趣,不妨偶尔探访一下,让那些久远的声音重新回响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