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致碑书画印章常识中的隶书艺术之美犹如丰饶的田野滋养着文化的根基
《肥致碑》,又名《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于东汉建宁二年(196)五月而成。其形体高达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隶书字样共十九行,每行二十九个字,以严谨的界格为特色。1991年,这块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河南偃师南蔡庄村被发掘出土,现今存放在偃师市商城博物馆。
东汉时期是隶书艺术的巅峰时期,而能流传至今的石刻作品,只有极少数可以作为学习范本。在这些中,《肥致碑》的书法风格显得特别朴实无华、平和自然,从容不迫,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稳健感。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年的作品,但它所表现出的锋芒却犹如新发于硎。这份笔触宛如生动活泼,与同时期其他庙堂制作中的《华山碑》、《史晨碑》以及《熹平石经》相比,其写作意境更加突出,没有任何雕琢或修饰痕迹,因此它堪称为汉代隶书中的精品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