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致碑书法鉴赏结课论文字如丰饶之土墨似滋养之泉
《肥致碑》,又名《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建于东汉的建宁二年(196年)五月,高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采用隶书体式,共有十九行,每行二十九个字,以严谨的界格为特色。1991年,这块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河南偃师南蔡庄村被发掘出土,并现存放在偃师市商城博物馆中。
东汉时期是隶书艺术的巅峰时期,而保存至今的石刻作品几乎都成为了书法学习者的宝贵参考材料。《肥致碑》的书法风格简洁而平和,从容不迫,同时又稳健自持。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出土后不久便展现在世,所以它所呈现出的笔锋犀利、如新生于砚台,其笔触与同时期诸多庙堂级别的大型石刻作品,如《华山碑》、《史晨碑》及《熹平石经》相比,更具备独特性和魅力,全无雕琢或修饰痕迹,使其成为汉代隶书中的瑰宝。这份完整无损地传承了古人对字形美学追求的一面镜子,对后人的研究启迪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