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顶尖美人孔融光彩夺目如昔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相,故人称孔北海。自幼聪颖灵悟,胆识过人,开创“以气为主”的文风,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后入朝,官至太中大夫。对曹操多所非议,为操所杀。融能诗善文,以其代表作《荐祢衡表》、《论盛孝章书》、《难曹公表制酒》等著称。原有集已佚失,而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建安七子天生奇才
孔融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将取其小者,即为宗族所重;十岁随父至洛阳。当时李膺高自标榜,不妄接宾客。融造膺门,对膺说:“我是李膺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在场的宾客都惊叹于他的回答。
后来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门第,对此事表示怀疑,但孔融即刻反驳道:“从您讲的话可以看出,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陈韪无言以对。
灵帝建宁二年(169),党人的张俭因宦官所恶,被迫逃亡,而被留在家中的少年孔融救了他。这件事传遍州郡,都想请他出山,但张俭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只愿意依靠自己的人脉和力量。
京城为官
灵帝光和三年(180)或稍后,他被司徒杨赐辟举,并且因为揭发贪污官僚而受到推崇。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属,在府与边让、王朗善。他还曾经历几次职位变动,最终出任北海相。
北海为相
当时黄巾起事猛烈,一连串战败之后,他转移保朱虚县,并置城邑立学校,以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此外,他也曾遭管亥围攻,但遣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最终成功解围。但在袁谭攻陷之后,他逃往东山,其妻儿却被袁谭虏获。
杀身之祸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他任将作大匠、迁少府,又被封为太中大夫。他的一些言论与传统相悖,更是不满曹操决定,如反对回复肉刑、反对曹丕私纳袁绍女甄氏、嘲征乌桓等,这些行为激怒了曹操。在208年,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杀害,全家株连。
魏文帝曹丕深爱他的文学作品,把他与王粲、陈琳、徐干、三元及应玚六位文学家一同提及,为“建安七子”。不过,由于政治上的误解和冲突,最终导致了一代才子的悲惨结局。不过,有关他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内,其中包括诗歌和文章,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下来,如《荐祢衡表》、《论盛孝章书》、《难曹公表制酒》,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了许多赞誉,比如杨德周编定的《汇刻建安七子集》,以及其他文献中的收录,以及现代学者们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