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国学人物网
首页 > 古代人物 > 孔子的少年立志

孔子的少年立志

原标题:孔子的少年立志:文化生命的开端(图)

刘伟见

伟见论语课

十五岁立志,是少年孔子文化生命的开端。古人讲“知止而后有定”,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人生才不会虚度。孔子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即三军可以没有统帅,一个人不能没有志向。可见古人认为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人可以志于学、志于商,或志于官,这些价值都无可厚非,但每种志向都有正和邪两面。正向的即志向,邪了就是。朱熹说:“心之所之谓之志。”意思是志向一定来自内在,这样才能坚持。那么什么可以作为我们的长远目标?正道。儒家讲的正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自己过得好还要照顾别人的好,国家才会好,这才是真正的志向。如果你只顾自己好,这只是暂时的好,是。

儒家强调志欲之辩,认为志向和是两个维度,尽管在表现上都是要达到一个目标。所谓志,就是胜不骄败不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长期坚持的目标,不会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恒定的。而则是短期的目标,会一挫折就放弃,得到了就猖狂,“自古中山狼,得意便骄狂”,一旦失败了就气馁,容易破罐子破摔。所以很多人想赚大钱、当大官,这都是外在的东西,表现为。

当然,我们谁也不能脱离自己的利益而为天下做事,志向也如此,如果声称不要自己任何利益,而为了所谓天下的利益,这也叫,因为这个人有更大的企图,他是为了让大家认可自己而装出不要自己的利益,以求得更大更多的利益。王莽就是这样。在未得到天下之前,表现出清正廉洁,不要自己的利益。儒家认为,这种人是伪君子,要警惕。

孔子为什么主张年少就要“志于学”?程子说,即使是孔子也是“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强调学习是一切的基础。王夫子则认为,少年“志于学”可以“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也”。即能培养对学习一生的兴趣,能够学志结合,以学促志。这就强化了志与学的内涵,使人确立了一种长久学习的志向。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历史100位最美的美女 裴松之
生平简介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
名人故事100字摘抄 袁宏
生平简介 袁宏,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七世祖袁滂曾任东汉灵帝时的司徒,六世祖袁涣任过曹魏的郎中令,其后“袁氏子孙世有名位”。然而在...
中国历史上十大伟人排名 袁安
袁安(?—92)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西南)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其祖父袁良,习《孟氏易》袁安自幼得习祖父之学,性格庄重威严,为州里人所尊敬。初任为...
中国的名人有谁 董仲舒之数的四个含义
“数”作为哲学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并被《周易》《老子》与《荀子》等作品予以理论化。时至秦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等作品对“数”与“数字”也颇为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