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曲艺当代传承人徐春华与其珍藏的古筝共度时光
在这片江南水乡的悠扬曲调中,一个名字响起——徐春华。作为南京白局(国家级)传承人,他的故事与这首古老曲种紧密相连,就像一只温暖的手,在历史的长河中稳定地推动着文化的轮廓。
南京白局,这个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艺术形式,是明末云锦织机房里诞生的。它融合了秦淮歌妓弹唱的独特风格,以及元曲中的南京调,为民间说唱艺术增添了一抹浓郁的地方色彩。正是这种丰富多彩的声音,让它得到了“百曲之称”。
徐春华在这个传统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研究者和收集者。他对白局充满热爱,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不断地创作新的表演内容,整理传统曲目,为其延续和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2008年,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徐春华被授予了更高的地位——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去推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2010年,当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时,徐春华担任了方言指导。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都学会了以正确的情感投入到角色中,用他们的声音为影片增添了一份真实感。这次合作,不仅让他赢得了导演张艺谋的心悦诚服,也让整个中国都有机会欣赏到南京方言的一丝美妙音韵。
如同那些经典的小品一样,“莫愁四弄”、“鸦片烟自叹”、“古人名”,这些代表性的曲目,如今仍旧能够在舞台上引起观众们深深共鸣。而对于徐春华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对自己信念的一次坚持,一次对美好回忆与未来展望之间平衡选择的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