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少年立志古今中外名人素材在自然之境的铭记
重新表述:我的见解——孔子的少年立志:文化生命的开端(图)
刘伟见论语课
十五岁立志,是少年孔子文化生命的开端。古人讲“知止而后有定”,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人生才不会虚度。孔子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即三军可以没有统帅,一个人不能没有志向。可见古人认为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人可以志于学、志于商,或志于官,这些价值都无可厚非,但每种志向都有正和邪两面。正向的即志向,邪了就是。我认为什么可以作为我们的长远目标?正道。在儒家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真正的人生之道。如果你只顾自己好,这只是暂时的好,是不够深刻的人生追求。
儒家强调的是坚持与放弃之间的心理差距,我们需要设定那些能够在挫折中保持坚持不懈,而不是一旦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的事情。这要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为了名誉或权力去牺牲个人利益。
为什么说年少立意重要呢?因为这时候最能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能从小培养一种学习终生的兴趣,那么这种兴趣将会伴随我们一生,使我们始终保持着探索和学习的心态。这也是为何孔子鼓励年轻人要“志于学”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为更高层次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只有人们内心燃烧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那么他们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对社会做出贡献。而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也是锻炼意气昂扬精神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