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纹理王桂英守护剪纸艺术的传承者
在1940年的江苏省邳县合沟(今新沂市合沟镇)出生,王桂英的童年充满了不幸。7岁时,她失去了父母,15岁便嫁给了一个姓杨的男人。在她的记忆中,那些木雕图案和母亲留下的童帽成为了她学习剪纸艺术的起点。
20岁时,王桂英以卖花样糊口为生,但她的内心深处始终对剪纸充满热爱。在“破四旧”期间,她不得不暂停这项传统手艺。然而,当社会环境逐渐开放后,她再次拿起剪刀,对作品风格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淳朴豪放,同时也拓展了题材范围。
《说书》、《爆米花》、《农家》等15幅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这些成就让王桂英名声大噪。1995年9月,她获得了“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而2009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传承人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接受采访时,王桂英谈到自己的经历:“我八个月时,父亲叫马贼给打死,我七岁丧母十五岁又独自一人生活。我唯一的亲人爷爷在我十六岁那年去世。这一切让我懂得珍惜现在,每天都有新的挑战。”
尽管面临着无数困难,但王桂英坚持不懈地推广并保护这一民族文化。她感谢那些帮助她的人,如颜廷芳、马凯臻以及各级文化部门领导们,他们一直支持她,为她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对于未来的计划,王桂英表示:“今后,我要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更好地工作,与徒弟们一起带领他们,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剪纸艺术而努力。我决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