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来宾市 【简介】 甘王庙会是广西象州地区壮族民间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 甘王,是广西象州地区流传最广的由人而神化人物,民间尊称他为“甘王爷”,并为他立庙塑身,广为崇拜,形成了象州地区壮族民间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甘王庙会。 甘王原姓罗单名应,后来为姓甘,受封大将军时姓名称甘佃。罗应于394年(东晋夏历甲午年七月二十八)出生于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古东村(大樟乡原为象州县辖地,于上世纪八十代划归金秀)。 罗应自小家境清贫,父母早逝,他以帮财主看牛为生。但他头脑灵活,手脚勤快,善于团结民众。少年以后,他常常带领村民与有钱有势的财主作斗争,遭到财主的多次诬告,受官府缉拿。为避免牵连族人,他巧妙地对来捉拿他的官兵说,他不姓罗名应,而姓甘叫甘罗应。从此,人们都以“甘罗应”称呼他。后来,壮乡遭到东晋军队侵犯,而官府却无力抗敌,为保护族人百姓,罗应毅然带领一帮难兄难弟参加了南朝军队,并屡立战功,大获全胜。南朝皇帝刘裕念其军功,欲封他为“护国大将军”。然甘罗应坚决不受封爵,只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刘裕免去他家乡大樟一带百姓的皇粮。刘裕乃下旨免去大樟、中平、象州一带百姓皇粮。 甘罗应去世后,南朝朝庭念其功绩,拨出重款派出能工巧匠,在甘罗应的故乡古车村的古车河边依山而建修了一座前后三进的大庙,庙因人而取名。建成后,各地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甘罗应逐由人而被神化。其后,历代皇朝为借其威,还追封了甘罗应不少官爵:宋朝追封为“惠济感应候”,元朝加封为“惠济显圣公”,明朝加封为王,清朝加封为“威灵王”。现在人们一般以他最后的封号尊称他为“甘王”。 甘王罗应由人而神化的过程中,他在当地民间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运江镇跟各地一样建起甘王庙,发供人们朝拜。甘王祖庙由青砖砌成,屋顶为琉璃瓦,分正殿、照壁。是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一般的甘王庙大多写着:“西粤无双士,南朝第一人”这样的楹联。